🎥Obsidian:如何设置标签体系

🎥Obsidian:如何设置标签体系

Obsidian

继续分享我个人使用Obsidian的技巧的第三期,Ob中标签的应用,同样适合小白作为学习obsidian入门教程使用。

在信息管理类的工具中,标签功能几乎成为了软件的标配。同一个标签可以把不同时间,不同分类下的笔记组织起来,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文件夹。

随着笔记数量的增多,标签的数量也逐渐庞大。不仅不易查找,还会因为相似内容的不同命名,检索也变得困难。

现在我利用层级标签对标签进行分类管理,可以有效管理大量的标签,还发现层级标签不仅可以取代文件夹的层级管理,还可以辅助双链接笔记进行系统管理,现在我的个人知识库是以[[知识地图]]中的双链笔记 和[[🎥Obsidian入门:如何设置标签体系]]相互配合来进行知识管理的。

这里介绍一下设置标签体系的优势,以及如何在obsidian中进行实践。

继续分享我个人使用Obsidian的技巧的第三期,Ob中标签的应用,同样适合小白作为学习obsidian入门教程使用。

在信息管理类的工具中,标签功能几乎成为了软件的标配。同一个标签可以把不同时间,不同分类下的笔记组织起来,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文件夹。

随着笔记数量的增多,标签的数量也逐渐庞大。不仅不易查找,还会因为相似内容的不同命名,检索也变得困难。

现在我利用层级标签对标签进行分类管理,可以有效管理大量的标签,还发现层级标签不仅可以取代文件夹的层级管理,还可以辅助双链接笔记进行系统管理,现在我的个人知识库是以[[知识地图]]中的双链笔记 和[[🎥Obsidian入门:如何设置标签体系]]相互配合来进行知识管理的。

这里介绍一下设置标签体系的优势,以及如何在obsidian中进行实践。

设置标签体系的优势

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是相互配合着为场景服务的。在介绍标签的具体使用之前,先聊一聊方法。

信息管理目前有两种常用的方法,一种是树状层级管理,一种是网状节点管理。

设置标签体系的优势

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是相互配合着为场景服务的。在介绍标签的具体使用之前,先聊一聊方法。

信息管理目前有两种常用的方法,一种是树状层级管理,一种是网状节点管理。

树状层级管理

层级管理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分类,分层级管理来帮助组织信息的,首先将整个系统分为若干管理层级,然后在每个层级上逐渐建立子层级。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,用来组织信息由来已久。

例如「存在的锁链」 (Scala naturae),最顶端的「神」,接下来是天使、贵族、平民、动物......,将物种进行分级与排列的观点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

「波菲利之树」,认为是最古老的「知识树」,类似树枝的分支结构,是用来传播资讯时强而有力的可视化表达。

之后人们利用[[树状层级管理]]来代表制度、家族关系、科学界也常利用树状结构来呈现人类所知的各类物种。

有了计算机之后,信息存储最常见的[[树状层级管理]]文件夹嵌套形式。

  • 优点是文件夹的层级管理不仅有效得保留了信息的系统结构,也将信息整理在细分的子层级中,也就是子文件夹中。

  • 缺点是文件夹的嵌套结构过深之后,信息不易查找。文件拥有很多特点,但只能保存在一个文件夹中。

树状层级管理

层级管理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分类,分层级管理来帮助组织信息的,首先将整个系统分为若干管理层级,然后在每个层级上逐渐建立子层级。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,用来组织信息由来已久。

例如「存在的锁链」 (Scala naturae),最顶端的「神」,接下来是天使、贵族、平民、动物......,将物种进行分级与排列的观点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

「波菲利之树」,认为是最古老的「知识树」,类似树枝的分支结构,是用来传播资讯时强而有力的可视化表达。

之后人们利用[[树状层级管理]]来代表制度、家族关系、科学界也常利用树状结构来呈现人类所知的各类物种。

有了计算机之后,信息存储最常见的[[树状层级管理]]文件夹嵌套形式。

  • 优点是文件夹的层级管理不仅有效得保留了信息的系统结构,也将信息整理在细分的子层级中,也就是子文件夹中。

  • 缺点是文件夹的嵌套结构过深之后,信息不易查找。文件拥有很多特点,但只能保存在一个文件夹中。

网状节点管理

随着需要管理的信息变得更多,我们要面对更复杂的挑战,树状的层级结构已经不够用,一种新的象征方式出现,也就是网络式比喻(NETWORK)。

双链接笔记常用的是[[网状节点管理]]。每一个笔记成为一个信息节点,节点与节点之间依靠一个上下文链接在一起,逐渐形成了信息图谱。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。

  • 优点是信息链接更具有灵活性,和我们大脑思考相似,总是从一个想法跳跃到另一个想法里。

  • 缺点是太灵活信息会变得混乱,网络图谱不容易维持秩序性(知识体系)。

网状节点管理

随着需要管理的信息变得更多,我们要面对更复杂的挑战,树状的层级结构已经不够用,一种新的象征方式出现,也就是网络式比喻(NETWORK)。

双链接笔记常用的是[[网状节点管理]]。每一个笔记成为一个信息节点,节点与节点之间依靠一个上下文链接在一起,逐渐形成了信息图谱。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。

  • 优点是信息链接更具有灵活性,和我们大脑思考相似,总是从一个想法跳跃到另一个想法里。

  • 缺点是太灵活信息会变得混乱,网络图谱不容易维持秩序性(知识体系)。

自上而下设计与自下而上收集

  • 自上而下的[[树状层级管理]]有利于维持知识系统的秩序性(有结构)

  • 自下而上的[[网状节点管理]]有利于促进知识系统的灵活性(有意外)

标签最常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节点管理。但是层级标签给了我们一种新的使用方式,可以替代文件夹进行[[树状层级管理]]。与文件夹相比,在拥有层级结构的同时,一个笔记只能放到一个文件夹中,但是一个笔记可以打几个标签。与双链接相比,在拥有灵活性的同时,标签的层级结构始终清晰。

自上而下设计与自下而上收集

  • 自上而下的[[树状层级管理]]有利于维持知识系统的秩序性(有结构)

  • 自下而上的[[网状节点管理]]有利于促进知识系统的灵活性(有意外)

标签最常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节点管理。但是层级标签给了我们一种新的使用方式,可以替代文件夹进行[[树状层级管理]]。与文件夹相比,在拥有层级结构的同时,一个笔记只能放到一个文件夹中,但是一个笔记可以打几个标签。与双链接相比,在拥有灵活性的同时,标签的层级结构始终清晰。

Obsidian的标签体系实践

我搭建的知识库是一个专业且博学的PK系统,我先建立一个导航笔记,在这里使用双链接笔记来构建知识系统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,制作成[[P.A.R.A]]或者就是课程、工作、生活。我这里以我自己的PK系统为例。我建几个文件夹,将笔记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。

回忆一下Obsidian里标签的markdown语法是「#号+标签文字」

Obsidian的标签体系实践

我搭建的知识库是一个专业且博学的PK系统,我先建立一个导航笔记,在这里使用双链接笔记来构建知识系统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,制作成[[P.A.R.A]]或者就是课程、工作、生活。我这里以我自己的PK系统为例。我建几个文件夹,将笔记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。

回忆一下Obsidian里标签的markdown语法是「#号+标签文字」

如何设置

现在新开一个笔记叫做[[标签系统搭建]],像设置双链接笔记一样设置标签体系。一级标签 #科技与技术 ,列表笔记的二级标签为 #科技与技术/AI ,三级标签为 #科技与技术/AI/GPT 。查看右侧菜单栏的标签,就可以看到树状层级标签。

当我们自动为笔记打标签的时候,会提示相近的标签信息,可以快速引用之前设置过的标签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带层级结构的标签和不带层级结构的是两个不同的标签。

如何设置

现在新开一个笔记叫做[[标签系统搭建]],像设置双链接笔记一样设置标签体系。一级标签 #科技与技术 ,列表笔记的二级标签为 #科技与技术/AI ,三级标签为 #科技与技术/AI/GPT 。查看右侧菜单栏的标签,就可以看到树状层级标签。

当我们自动为笔记打标签的时候,会提示相近的标签信息,可以快速引用之前设置过的标签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带层级结构的标签和不带层级结构的是两个不同的标签。

如何查看

标签菜单的层级结构一定要是打开的,可以显示嵌套标签,标签根据频次和名称进行排序,也可以通过快速的展开和折叠查看。日常使用的时候,点击标签的icon是展开或折叠标签,点击标签的其它区域是检索标签,左侧检索列表会展开。

如何查看

标签菜单的层级结构一定要是打开的,可以显示嵌套标签,标签根据频次和名称进行排序,也可以通过快速的展开和折叠查看。日常使用的时候,点击标签的icon是展开或折叠标签,点击标签的其它区域是检索标签,左侧检索列表会展开。

如何应用

应用1:快速整理标签集

在检索列表里可以查看单个标签也可以整体复制检索结果,将所有检索结果粘贴在笔记上,可以粘贴笔记标题,也可以粘贴携带双链接的所有笔记。

比如 #文化与未来/可视化/案例 ,新建一个笔记叫做 【可视化案例集锦】,在更多的选项里选择【复制检索结果】,可以选择一种链接样式,选择一种列表,点击复制,然后粘贴在笔记里,就对 #文化与未来/可视化/案例 这个标签进行了快速的整理,这个笔记就可以归档在需要的上下文里。

注意,点击可视化会包括可视化下层级的所有标签。

应用2:对知识图谱进行颜色分类

分类标签的另一个应用是在查看关系图谱中,可以为标签设置颜色,我就可以将 #文化与未来 设置一个颜色, #艺术与设计 #科技与技术 分别设置颜色,在图谱中可以很清晰得看到不同分类的节点。关于关系图谱的应用后续在展开。

如何应用

应用1:快速整理标签集

在检索列表里可以查看单个标签也可以整体复制检索结果,将所有检索结果粘贴在笔记上,可以粘贴笔记标题,也可以粘贴携带双链接的所有笔记。

比如 #文化与未来/可视化/案例 ,新建一个笔记叫做 【可视化案例集锦】,在更多的选项里选择【复制检索结果】,可以选择一种链接样式,选择一种列表,点击复制,然后粘贴在笔记里,就对 #文化与未来/可视化/案例 这个标签进行了快速的整理,这个笔记就可以归档在需要的上下文里。

注意,点击可视化会包括可视化下层级的所有标签。

应用2:对知识图谱进行颜色分类

分类标签的另一个应用是在查看关系图谱中,可以为标签设置颜色,我就可以将 #文化与未来 设置一个颜色, #艺术与设计 #科技与技术 分别设置颜色,在图谱中可以很清晰得看到不同分类的节点。关于关系图谱的应用后续在展开。

扩展信息

ob的插件库里还有一些标签管理的插件,喜欢的可以研究一下,推荐Tag Wrangler,我比较喜欢的功能是可批量修改标签名称,其它功能就欢迎你时候过程中按需折腾了。

  • Obsidian插件:Tag Wrangler

    • 可批量修改标签名称

    • 可同时检索多个标签

扩展信息

ob的插件库里还有一些标签管理的插件,喜欢的可以研究一下,推荐Tag Wrangler,我比较喜欢的功能是可批量修改标签名称,其它功能就欢迎你时候过程中按需折腾了。

  • Obsidian插件:Tag Wrangler

    • 可批量修改标签名称

    • 可同时检索多个标签

Nebula-PKM

Home

NebulaPKM

Obsidian_Kit

Nebula-PKM

Home

NebulaPKM

Obsidian_Kit

Nebula-PKM

Home

NebulaPKM

Obsidian_Kit